發布日期:2021-09-16 08:38:56 瀏覽量:2010 發布來源:宣教科
匠心育人 因材施教——44歲的郭江華,現任我校數控與機電專業科副科長。自2000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從事教育教學工作。郭江華先后承擔了《電工與電子技術》《電機原理》《變流技術》《CAXA制造工程師》《機電設備概論》等多門理論和實習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能根據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實際情況和專業特點,認真編寫適合學生的學期授課計劃和授課教案。
郭江華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為目標,貼近實際情況選取教學內容,認真備課。在課堂上,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的作業全批全改,對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講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特別是對學習基礎較弱的學生,不但解決了他們知識上的問題,還在知識層面上注入思想情感教育,激發了他們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實現了教學效果的最大化。他平時與學生之間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通過全體學生班會、班委會、走訪宿舍、與學生個別談心等方式,及時掌握了解學生的思想、生活動態。嚴格執行班級制定的考勤制度,深入課堂了解同學們的上課情況并與任課教師溝通,使學生更有效地學習。
在解決貧困生生活問題的基礎上,樹立他們學習、生活的信心。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關心他們的進步,分享他們成功的樂趣,對他們存在的不足能及時指出,實時改進并共同討論改進的方法。班級形成了一種團結的班風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郭江華獲得了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
創新教學 魅力課堂——幾年來,郭江華始終利用多媒體課件、視頻技術、現場教學等手段,積極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講授教學法、演示教學法、分組教學法、現場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等現代先進的教學方法,融“學、教、做”為一體,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工作任務怎么要求就怎么學,怎么學就怎么做,學生“邊學、邊做、邊做、邊學”。
推行“現場示教”、“仿真模擬”、“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真實情境訓練”等教學模式,針對各工作崗位,工作任務及“能力行動”的需求,按照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六步法,教學內容以實際工程項目設計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按工作過程劃分學習內容,每一個學習內容再按具體的工作步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單元。
學習內容以工作任務引領,教學情境由簡單到復雜、單一到綜合、低級到高級遞進。整個過程體現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通過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教學效果進一步凸顯。
十幾年來,郭江華重視學術研究,他積極參加學校及科室組織各種教研活動,與同事們交流,取長補短。作為教研組長,他根據學校安排以及科室教學實際情況,適時組織專業教研活動,集中討論并研究解決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摒棄不適合教學的理念和方法,積極采取好的教學方法,共同提高教學效果。
郭江華修訂了《機電技術應用教學計劃》《數控技術應用教學計劃》初高中專教學計劃并使用、制訂了成人大專《機電技術專業教學計劃》并實施。論文《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通過陜西省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鑒定,順利結題。論文《基于職業素質教育的電氣控制實訓模式改革初探》獲2010年陜西省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優秀教研成果論文類三等獎。編制《電氣控制綜合實習指導書》和《光機電實習指導書》并應用;其中《電氣控制綜合實習指導書》已作為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教材上報教委。
深耕鉆研 寒梅礪劍——職業教育要不斷發展,墨守成規是萬萬行不通的,需要不斷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和企業對學生的需求進行課程改革。作為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帶頭人,郭江華曾先后多次到國內知名院校考察交流,將先進職業教育理念,用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推進學校的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
郭江華依據學校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改革要求,扎實開展了理實一體化教學和項目式教學的課程改革,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加強了與相關行業、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合作,使學校與企業零距離,扎實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應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家長、企業、社會滿意度逐年提高。
其中自2012年-2019年,機電一體化設備組裝與調試、電氣安裝與維修、機器人技術應用、液壓與氣動系統、電梯維修與保養等項目多次參加陜西省中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全國職業院校中職組技能大賽,共獲得省級一等獎13次,全國二等獎3項,全國三等獎6次。“一分耕耘、一份收獲”,從教多年來,郭江華始終熱愛職業教育工作,為人師表,愛崗敬業,多少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職業教育園地上,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職業教育的不平凡。
首頁
通知公告
師資隊伍
學校概況